近日,物理学院、中原之光实验室天体物理研究所蔡勇副教授与波兰雅盖隆大学朱勉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朴云松教授合作,在原初黑洞产生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NEC是彭罗斯(2020年诺贝尔奖得主)与霍金证明奇点定理的重要前提假设之一。研究违反NEC的可行性、实现途径以及相应的可观测效应,对于理解宇宙起源和相关的引力理论有重要意义。原初黑洞是在宇宙早期阶段由高密度区域坍缩形成的黑洞,是暗物质的候选者之一。原初黑洞的存在及其特性可以提供关于极早期宇宙的重要物理信息。
本工作提出基于暴涨期间的NEC违反产生原初黑洞的新机制。该机制下,NEC违反自然地在特定尺度上产生显著增强的原初密度扰动功率谱,从而产生具有观测意义质量和丰度的原初黑洞,同时还能产生与其他机制可区分的标量诱导引力波和原初引力波背景(如下图)。该研究既提出了一种新的原初黑洞产生机制,也首次提出通过原初黑洞、标量诱导引力波和原初引力波三者相结合探测或限制极早期宇宙中NEC违反的可能性。PRL审稿人评价该工作朝着解决一个关键问题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an essential step towards solving a critical problem”)。
研究成果以“Primordial black holes from null energy condition violation during inflation”为题发表于物理学国际顶级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蔡勇副教授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太阳集团tyc4633物理学院为论文第一单位。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太阳集团tyc4633青年拔尖人才启动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33.021001
原初黑洞丰度(左)、标量诱导引力波与原初引力波能量密度谱(右)